極權的人性牢籠 [1984] 讀後----經典閱讀@MTS








\

最近川普總統助理兼顧問的Kellyanne Conway在電視節目上回應就職典禮人數爭議(發言人說是歷年人數最多,但是當天的錄影紀錄卻與這種說法大相逕庭),表示白宮新聞秘書Sean Spicer沒有說謊,只是說出了「另類事實」(alternative fact),引起民眾一片譁然,甚至出現了#alternativefact 這個標籤。

很多人想起了這個指鹿為馬的思維模式和《一九八四》裡的「雙重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下文有解釋),導致《一九八四》在美國短時間之內銷量大增。這個「反烏托邦三部曲之一」的著作有犀利的語氣,一針見血的殘酷,與毫不留情的恫嚇,經常是人們談論到極權政治時不得不提到的經典作品,值得一讀。

文章有點長,所以我會把「引用內文」的部分用紫紅色(或是whatever這個顏色叫什麼名字),「強調的詞語」則使用亮橘色,希望可以幫助大家閱讀。








原文名:1984(Nineteen Eighty-Four)
作    者: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
圖片來源:google到的







=============================================================

第一次與喬治.歐威爾的《一九八四》結緣其實無關閱讀。高中時我看到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一生中最重要也最最著名的廣告之一──一九八四年麥金塔電腦的推出。



這支廣告當時只在超級盃的直播中播出一次,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也將賈伯斯再一次推向顛峰,而這個廣告的內容,正是以《一九八四》的世界作為背景,凸顯出商品的獨特性與重要性。因此我希望能夠閱讀並了解這個故事,除了緬懷賈伯斯的巧思之外,更是自己對經典的崇拜與致敬。

    閱讀的過程中我時常因為書中的內容而感到寒毛直豎,甚至看完結局後許久,依然瞠目結舌的坐在原地。讓我感到恐懼的並不只是書中虛構的極權統治,更是因為我意識到這樣的統治方式在現實中絕對有可能實行。作者在描寫這個國家時,其實就是以當時存在的共產國家作為腳本發展而出的。

經歷過故事帶給我的震撼後,接著就是排山倒海湧出的欽佩感:這個世界的運行方式真是太天才了!作為這個虛構世界的創建者,喬治.歐威爾展現了超群的洞察力與創造力,從當時的共產國家體制進一步想到了極權統治的終極樣貌,創造出了一個極度穩定卻又極度令人毛骨悚然的大洋國政權。

《一九八四》有些地方和阿道夫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如果需要的話也可以參考我的心得)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我覺得在與現實社會的連結程度而言,喬治.歐威爾更讓人驚艷。如果說《美麗新世界》是一個想像中的未來烏托邦,《一九八四》就是一個藏身於現實之中的邪惡可能性,而後者更能讓人警惕。《美麗新世界》追求的是「快樂」,因此再怎麼驚世駭俗的文化與科技,其實也不過是一種追求快樂的錯誤手段而已。

然而《一九八四》完全反其道而行,書中的黨完全不在乎子民們快樂與否,就像奧布林說的:「黨完全是為了自己的緣故而去取得權力。我們對別人的死活是完全沒有興趣的;我們完全只對權力有興趣。」、「這與愚蠢的烏托邦享樂主義恰巧相反。」也因此故事裡的各種殘酷舉動因為這句話而顯得更加猙獰。我覺得光是這一席話就能一葉知秋的看出喬治.歐威爾對人性的透徹了解。很多事本來就不存在高尚合理的理由,很多電影、書籍努力營造反派時都忽略了這一點,許多導致恐怖結果的行為都不是因為錯誤的道德觀或目的,而是純粹的人類私慾使然。沒有辯解、沒有反駁,歐威爾透過奧布林的口中暴露出這個赤裸裸的真相:極權統治者其實並不在乎人民是否安居樂業,他們只在乎權力,只在乎這種掌握千萬人性命的誘人力量,而正是這樣的露骨慾望,讓他們願意拿所有人的福祉換來自己的絕對權力,也因此呼應了艾克頓爵士說的:「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絕對的腐化。

而這樣的真實,卻比歷史上許多政權的偽善謊言來的更有貫徹力,因為無論再怎麼偉大的理念,都無法對抗時間的流逝。一旦理念的執行者死去,這個理念便面臨崩解變形的可能性,繼而使政權陷入危機。然而大洋國的政權是建立在人類的私慾上,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什麼是絕難改變的,那麼大概就是最根本的慾望了,也因此黨的運作會永遠的進行下去,永遠會有人饑渴於權力,也就永遠有人願意確保這個毫無人性的統治維持下去。


書中另一個令人不禁拍案叫絕的安排就是戰爭。人民在國家中扮演了一個關鍵的角色,即使每一個民眾所擁有的權力及資源都不多,但全體民眾的總和卻遠遠大過於任何公部門。綜觀歷史,即使帝制賦予帝王至高無上的力量,即使幅員廣大、國力強盛,卻永遠敵不過民怨的潰堤。因此對一個極權國家而言,最大的隱患其實就是人民。然而這個壓抑科學發展、壓抑財富的大洋國要怎麼解決這個大問題呢?答案令人驚奇地的竟是依靠戰爭,我覺得這是書中的一個出乎意料卻無可取代的安排。

在人類歷史上,戰爭一直都只是一種壯大力量的手段,而我萬萬沒有想到,其實戰爭所帶來的破壞可以看作一種必要的歸零動作:當人們開始累積財富時,用戰爭毀滅它;當人們勞動力過剩時,將他們用於建造或更新軍事堡壘;當人們的憤怒沒有出口時,創造敵人讓他們去憎恨。這一切的拿捏都可以恰如其分,彷彿卡榫一般的互相接合,使得成住壞空的輪迴毫無破綻,因此可以日復一日地重複這個迴圈:讓人們既有進展又不能保持進展,既有財富又無法累積到黨視為危險的程度,維持國內驚人的平穩狀態。


語言也是一個書中一個著墨不少的區塊,連主角本身任職的部門都與語言有顯著關係。我覺得溫斯頓的職業─每天銷毀並改正從前的紀錄以符合黨的行動─非常引人深思,也讓我想到一個著名的心理學「購物中心迷路實驗」,這個實驗證實了人們的記憶其實是可以植入或假造的。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其實沒有真實記錄佐證的記憶非常容易扭曲,越遙遠的記憶可信度越低。而溫斯頓的工作正像是輔助黨來捏造過去,捏造所有不存在的回憶,得到了一種類似為英國社會主義黨創造真實的力量。然而我覺得在現實上這個地方也許會是最難實行的部分,畢竟隨著時間增加,過去的陳舊文書資料也會不斷增多,此時要像書中的黨中央很快找出紀錄中與現在不合的地方,其實會是個逐漸困難的工作。

不過喬治.歐威爾依然利用溫斯頓的工作確切的表明了一件事:當你有能力改動所有對過去的紀錄,也就可以同時控制現在以及未來。當人們記憶中的真實再也無法被證實,當人們的懷疑無法舉證,在思想上就失去了所有的依靠,只能徬徨的轉而依循永遠屹立不搖的黨了。

另外有趣的一點就是「新語言」,也就是書中角色賽姆的工作內容,他強調新語言會使語言精簡,並廢除所有可連結到反抗黨的字。當人們不知道何謂「革命」的時候,他們會知道反抗並更動現制嗎?當「自由」這個詞不存在的時候,人們還會意識到這種基本人權嗎?在佛教裡就有這種說法──人的理解能力其實完全建構在語言上,因此人們的思考、言談與所有意識活動,都是被「名言」制約的。喬治.歐威爾的設定顯然與此不謀而合。

而我認為最難想像的概念是「雙重思想」:這件事情同時是對的,也同時是錯的。一開始我不禁想到所謂的睜眼說瞎話,這樣的方式怎麼可能使大多數的人民信服?然而看到故事最後,一切似乎變的合理,或者是說合理與否已經不再重要。人民其實是有辦法對真相是而不見的,從比較哲學的角度而言,真實本身是不存在的,但我們可以用一些直接的感官確認一些似乎比較客觀的資訊。其實已經不只一個心理學研究證明了一個人的思想是會影響到他的所見所聞。雙重思想在本質上只是將這個特點放大,並設定黨就是真理,配合語言政策,創造自然律的瞞天大謊似乎便成為實事求是。

書中除了政治之外的另一個焦點,無疑就是朱麗亞與溫斯頓的愛情了。一開始他們兩人相濡以沫的溫存,是整個故事裡唯一有溫度的片段。在各種嚴密控制之下的緊繃氣氛,愛情對角色、對讀者而言,都像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喘息空間。兩人似乎天真的以為單靠著對愛情的執念,就足以成為對黨最深最後的反抗。於此同時,作者不斷提及那個裝有珊瑚的玻璃球,在思想警察現身時,也特別描寫到玻璃球被摔碎了,我想這顆玻璃球大概就像溫斯頓心中的希望吧。當希望破碎時,美好的童話故事也嘎然而止。

在刑求、思想教育後,兩人分別在101室裡放棄了自己最後的信念,真正的背叛了彼此。「你關心的只是你自己。從此以後,你對那個人的感情變不同了。」書中最後兩人的對話讓我感到徹骨的寒冷,但說到底,誰又不關心自己呢?或許這個世界依然寬容的容許愛情的假象,好像人們都會為了對方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好像所有氾濫的、被過度崇拜的愛情都是純淨無瑕的。

但誰知道呢?也許有一天,當人們都切身的面對自己心中最深沉的恐懼時,也會像溫斯頓一樣,崩潰般的吼著對方的名字。「去找朱麗亞吧!」讀到這一句話,我彷彿可以看見溫斯頓內心的最後一道牆終於崩解了,那個世界上不存在這樣純粹高尚的愛情,這份冷酷生活裡的溫存終究會風化剝落,露出空洞的內部──不過只是兩人份的自私,不過只是是人性。


除了內容精采以外,行文中的種種諷刺更是令人發噱卻又同時感到心寒,如貫徹全文的三具黨標語:「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以及書中最後一句話的「我愛老大哥」對比於即將射穿腦袋的冰冷子彈,這些彷彿黑色幽默的字句無一不刻畫著這個政權的暴虐無道,用最平淡的語氣控訴一切不合理之處,更加凸顯出極權政治可以帶給人類的毀滅性影響。

即使現今共產國家的威脅已經不像喬治.歐威爾寫作《一九八四》時那般迫在眉睫,但是極權政體依然存在。我想這本書依然可以作為一種警示,讓我們可以從一個故事裡窺探這種恐怖的極端統治,並深深體會到民主即和平的可貴。很多人說我們這個世代從小就生活在人類歷史上少見的昇平時代,眼前所見盡是民主政治的缺陷──不理性的民眾、只顧選票毫無理念的膚淺政客……因此無法體會眼前的自由是多麼難得,甚至嘲諷民主政治帶來的亂象。

然而喬治.歐威爾卻在《一九八四》預言了當民主與人權遭到破壞時將會來臨的黑暗世界,讓我終於恍然發現自己的無知。雖然民主有其缺陷,雖然國家並不會因為民主而成為夢幻烏托邦,但卻是這個制度保護了我們的基本人權,更給予每個人不須提心吊膽過生活的環境讓我們盡情的追求感情、追求自由意志,而這樣的日常對於極權政體下的人民們,卻像是永遠無法企及的特權。 

但我想喬治.歐威爾並不是要用這個故事恫嚇我們,事實上我認為在故事中天衣無縫的鐵幕政權中,他依然留有一線微小的生機,即使微小,卻是唯一一個充滿希望的可能性。「如果有希望,那這種希望寄託在普羅大眾身上。」「他們並不終於一個黨一個國家或一種思想,他們是互相忠誠的。」當普通的人民遵守自己心中的價值觀,當他們與彼此築起有良好且深厚的情感之橋,這種集體的力量是不可忽視的。「這種力量有一天會蓬勃起來,使這世界再生。」我想這也是我們現今最需要的,珍惜人與人之間的深厚情感,彼此忠誠,並守護這脆弱的且得來不易的民主。

    畢竟,這不該是一個絕望的年代。


================================================

哈哈如果你全部讀完的話,就會發現文章裡的語調有點文謅謅,其實是因為這個又是我寫的讀書心得作業啦!如果你還想看到另一篇讀書心得作業,可以去極端美好的灰色世界 [美麗新世界]讀後----經典閱讀@MTS裡看看,剛好也是反烏托邦三部曲之一的《美麗新世界》,兩者有很多有趣的相同與相異之處可以互相比較。

我想到之前看書之前都會希望上網找一些心得之類的文章,來幫助我決定要不要看這本書,看完之後也會希望有網路上的心得可以比對自己的猜測,或看看自己有沒有漏掉什麼重要的概念,所以把它放上來了。我的老師嚴禁我們抄襲,所以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並沒有參考任何網站或資料,純粹是個人的感想,希望可以幫助到需要分析或心得的人!

然後,as always,如果你有什麼想要討論或建議的地方,都歡迎在留言裡面告訴我,而且不論過了多久都可以!如果你是看到最後的,謝謝你這麼用心XD 如果你是滑到最後的,也謝謝你的手指。

然後過年了,所以...
祝大家新年快樂,雞年行大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羊毛記續集與前傳[塵土記+星移記]讀後@MTS

[羊毛記]讀後@MTS

紙牌屋House of Cards第一季劇透+心得